不过,业内人士怀疑此举有炒作嫌疑。
所谓的贸易战的第一场伤亡就是曾经为美国市场生产硅片与电池的中小型中国企业。韩华集团及其子公司与光伏项目开发商S.A.G.Solarstrom在意大利为40MW的屋顶安装建立合作关系。
另一家韩国关联的企业韩华新能源8月8日正式推出韩华新能源正式推出了其最新分公司:HanwhaSolarEnergyAmerica(HSEA)。该企业预计2020年成为全球性太阳能大户,产能高达4GW,投资金额达60亿美元。太阳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的竞争之地,不过现在也已逐渐笼上政治阴影。鉴于欧洲市场不断缩减以及欧盟很可能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甚至中国一线光伏企业也受到负面影响,纷纷寻求自由的新兴市场来替代的德国与意大利市场。通过OCIChem,Nexolon另一个强劲优势就是可以获得全球级别的多晶硅。
除了美国市场,韩华集团在中国与欧洲市场也均有项目。韩国最大的光伏硅片制造商Nexolon(1.7GW)与OCI化学企业子公司OCISolar合作在北美建造太阳能电厂此举被视为目前太阳能行业盈利的最后途径。自2012年起,尚德还将向亚洲硅业购买总计6.33万吨的多晶硅,且价格会据每一季度的平均采购价来协商。
不过,此时正值尚德短期偿债能力告急且身陷5.6亿欧元反担保骗局的危情时刻,想要全身而退之前,施正荣还有诸多烂摊子需要给投资者一个说法。新光硅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陈绍章则对记者坦言。遗憾的是,在光伏集体消停的当下,这恰是一笔秋天过后清算的烂账。如出一辙的是,赛维掌门人彭小峰设立公司之初也曾面临融资困境,财政年收入仅为18亿元的新余市就给彭小峰提供了2亿元的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今年7月底曝光的担保欺诈案,则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公司财务:尚德必须在明年偿还约5.4亿美元的债务,如果被迫履行所有的贷款担保,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欠下近6.8亿美元的债务。政府的支持不仅于此,为表诚意,无锡新区还给予营业执照加速办理、优先提供办公用房等隐性优惠,甚至协调了当地6家颇有实力的国有股东先后加盟尚德,并成立新区特别领导小组,专程为尚德解决厂房扩张、电力保障等问题。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目前无锡市政府已着手,通过与各债权银行沟通,建议银行不对尚德电力进行抽贷、收贷,并给予合适的展期,力图缓解尚德电力面临的债务压力。而在这一波似大厦倾的光伏困局中,举国高科技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正是自食苦果。记者统计发现,目前约有18个省打造光伏基地,100多个城市将太阳能作为支柱产业。若梳理尚德发展史,地方政府的推手便一路出没。
很多地方其实没有配套,就是盲目上马,比如说氯碱,后面的有机化合物、副产物怎么处理,如何排污,对环保承载能力如何考量等等都值得反思。据悉,尚德CEO由原CFO金纬接替,施正荣仍会继续担任董事长一职,其持股份额也暂无变化,但除了国有化大浪潮下的激流勇退,这一敏感时刻的突然出走,依然被细心的观察人士挖出更多玄机。那么,这笔账又会何时清算?。更要命的是,年底尚德短期借债从2007年3.21亿美元急剧攀升至15.73亿美元,现金和短期借债比由1.62下降到0.31。
这么一大笔迫在眉睫的欠款,除了由不能眼看公司破产的无锡政府兜底,实在想不出还有其它救赎方式。退出成为最后一张牌繁华轻易过,转眼到了 算账的时候。
更具利益输送嫌疑的是,施正荣担任尚德的董事长兼CEO期间,同该企业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长期供应合同,并涉嫌以高价采购该公司的多晶硅产品。与当年发展半导体业如出一辙,各级地方政府对太阳能项目的招商引资使出浑身解数,包括优惠上网电价、土地政策的打包组合等等。
如果说美国等国是用风险投资,全民办高科技,那么目前我国的体制是政府国有银行出钱,办高科技,这样的举国体制成本高、风险不可控,即使产生一两个高科技企业,最后成为形象工程的可能性极大,只供观赏。一时之间,无锡模式被作为经典范例,为各地称颂。2009年,它分别与陕西省政府、青海省政府、宁夏石嘴山市政府和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上述四地分别开发300兆瓦及各500兆瓦的光伏并网太阳能项目,总量达1800兆瓦。可以确定的是,不论是无锡尚德,还是先垮一步的江西赛维,巨头的坍塌都散发出强烈悲观的行业讯号。2003年、2004年,无锡政府又为尚德争取了9个创新项目、多达4000万元的各级政府扶持资金,其中省科技厅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就有2500多万元,且都是通过承担各类计划项目无偿拨付。没有无锡新区的帮助,也不可能有施正荣今天的辉煌。
早在2000年,从澳洲回到无锡打算创业淘金的施正荣口袋里只有40万美元,小天鹅集团、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山禾制药等8家当地国企为他凑到了600万美元,背后如果没有政府的力挺游说,显然是天方夜谭。曾经风光无二的施正荣,如今夹在难以为继的企业经营和虎伺已久的地方政府之间,或许激流勇退是最妥善的解决方案。
对于政府充当风投、用财政托底的行为,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表示,发展高科技,需要的是民间投资,是真正的形成上下游链条的风险投资,而不是国资银行,不是政府补贴上市圈钱。其中,宁夏石嘴山专案预计总投资为80亿元人民币。
政府的动作频频似乎恍然回到了十多年前,只不过当时与银行沟通的命题是:怎样帮尚德争取到贷款。2002年,草创的尚德亏损700余万,到了把进口硅棒切割变成内销产品的田地,正是地方部门出面协调,5000万元担保资金令公司借以喘息。
政府做海归的 天使投资人、 看不见的资本之手是崛起密码等等煽情标题充盈于市。尽管如今大佬谢幕,言犹在耳,因为这并不能算是一句客套话。尚德要还清越来越多的到期债务,只有国有化一条路,但国有化之后,还有施正荣什么事?不如先退。上述知情人士所指的施正荣实际控制公司,就是2009年起施正荣公开出任董事长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过去在许多场合,施正荣亮相时总是标配一句台词: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没有尚德公司今天的成功。不久后,又有一笔5000万多元的低息贷款进了公司的账户。
政府曾投数亿元当初为了招商引资,地方政府没少给尚德政策,不管是税收优惠、拿地折扣,还是融资支持,现在新能源已经是无锡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亮丽名片,无论如何不能坐视它被 撕掉。而仅无锡尚德而言,实际上关联的地方政府还不止无锡一地。
光伏退潮后谁裸泳?坊间更是传言四起,除了金蝉脱壳说,还有临阵退缩说、垂帘听政说及别有用心说此起彼伏。对此,施正荣尚未作出任何回应。
素以高调、强悍作风示人的光伏明星施正荣选择了隐退几天前的这则消息一经爆出,迅速在光伏的冰封世界燃起火星:这场标杆企业的人事地震是否意味着最后一个精神支柱的轰然坍塌?8月20日早,有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埋下这颗临危换帅的深水炸弹的,是政府欲将其国有化的冲动。有媒体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施正荣涉嫌长期将尚德的利益输送给其实际控制的一家多晶硅企业,侵害尚德股东权益,如今的隐退实乃 金蝉脱壳。据称,自2006年创立之时起,施正荣就是该公司的密切关联方,尚德也通过帮助融资、垫付款项、采购大单等方式,对该公司不断支持,却到2008年才对这种关联作出零星披露。早间,一位熟悉情况的圈内人对记者如是说
大多光伏企业处在亏损、负债过高等尴尬境地,素有光伏教父之称的施正荣甚至已辞任尚德CEO,遭受严峻考验的新能源产业似已处于行业低谷。其中,8月6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专题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体系中将上升为重要电源。
此外,对于新能源行业如何能摆脱困境,走出泥潭,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在上周接受访谈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希望。而据中广网报道,去年中国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近6成以上是到欧盟。
他说:相关的行业、部门应该负起责任来,包括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如果此次欧盟对中国采取双方调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阅读]
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环境,有效实现民营企业创新产品优质优价、创新者获利。 [阅读]
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 [阅读]
实际上,数据就类似于数学中的虚数,看起来虚,实际上一点不虚,它跟其他的生产要素性质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是虚拟的、非实体的,所以它超越物理空间边界,通过数据构建的虚拟空间和场景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阅读]
深化放管服改革,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对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作用,尤其要以集成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系统优化的政务服务机制、全面提升的政务服务效能为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厚植土壤。 [阅读]
恰恰相反,南美国家在古典资本主义的道路上狂奔,既得利益集团一旦控制了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他们就义无反顾地抽干产业资本以套现投机暴利。 [阅读]
每个部门发一个文件,实际上都含着点菜的意图,但各个部门横向间是背靠背的,点菜的时候总是会优先考虑部门的需要,优先太多,本来一人一个菜够吃了,但信息不对称,往往多点菜,地方财政盘子只有那么大,自然也就买 [阅读]
这在本质上,是债务人集体赖帐行为。 [阅读]